/心理疏导/

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
辅导,让孩子健康学习
分享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对某门学科感兴趣自然不会打瞌睡了,高三学生也往往会因为老师的个人魅力而喜欢某门课,建议学生去发现老师身上的闪光点,家长也可以帮学生找找有趣的某些课程的资料帮助学生培养兴趣,这样才能慢慢戒掉上课打瞌睡......
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
辅导,让孩子健康学习
资深导师一对一面授知识
解题技能,提升学习能力
由浅入深,剖析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考生在高考前对外界比较敏感,父母言行不当会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为此,华育爱学网列出了家长十句安慰禁忌语和十条禁忌行为。
十句禁忌语
1.老师都认为你是上清华北大的料,你可要争气呀!
2.我们家能不能翻身、将来如何可全靠你了!
3.你学了12年了,人生难得一回搏,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4.考好了就改变你的人生,考不好以后找工作可难了!
5.赶紧睡觉,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试;这是专门给你买的营养液,喝了对你考试有帮助。
6.你只有这一次参加高考的机会,成败在此一举,你看着办吧。
7.我可是把大话都放出去了,我儿子(女儿)考不上重点大学,我倒着走给同事们看。
8.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考试。
9.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10.我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差。
十件禁忌事
1.孩子早恋,家长棒打鸳鸯。
2.给孩子吃些什么,喝些什么的时候,都跟高考联系起来说事。
3.到处听高考讲座或从网上拷贝信息,用听到的信息轰炸孩子。
4.饭桌上路途中都追问的是高考话题,三句不离“高考”二字。
5.不停地说“高考对你很重要,你要是再努力些,再能提高些该多好”。
6.不论大考小考都要追问名次。
7.许诺“如果你考上某某高校,我们送给你什么”。
8.不让孩子睡懒觉和娱乐。
9.总是强调“你是全家的希望,你的高考是今年家里最大的事”。
10.孩子情绪只要一有些反常就穷追不舍问原因。
家长患焦虑症的也很多 加大了孩子患病的机会
“孩子急躁发脾气,孩子母亲默默忍了下来,可回头就冲丈夫发脾气。”在辽阳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病房里,记者见到同时就诊咨询的一对母子。
在高考前夕,因为过分担心孩子高考,高考考生家长患上焦虑症的也很多,而家长的焦虑症同时又进一步加大了孩子患焦虑症的机会。
据徐晶分析:家长的“你必须学习好,你必须努力”的压力是造成高三考生焦虑症的很大原因。
专家提醒,社会应该加大关注全职陪读母亲的焦虑症和高考考生家长焦虑症,因为其危害堪比更年期综合症。
基础不扎实,缺乏兴趣
难以举一反三应用解题
自我复习效率低下
某一科目长期停滞不前
死记硬背,不会理解消化
需解决弱势科目低分状况
做为届高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经历了难忘的高考。在这里把点滴的体会写下来,供下一届家长们参考。
1. 学习方面
因为每所学校都会为高三学生制定一整套的学习、复习方案,所以家长不必过多的干涉,跟着学校的进度就可以了,是否参加课外辅导班,可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的基础不牢固,有漏洞的话,可做有针对性的家教辅导,最好安排在上学期,因为下学期就进入总复习阶段,学校安排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没有太多的自主支配时间。
2.生活方面
其实家长能够做到的,主要是生活方面的照顾。保证孩子的每餐饭要有足够的营养,尤其是早餐。也可以准备一些夜宵,保证每日有足够的肉类、蔬菜和水果。孩子能有足够的体力来应对繁重的学习。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每周最好参加一次体育锻炼,如打篮球或游泳,增强体质,避免生病影响学习。
3.环境方面
家长要尽可能保持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进入一模后,每个孩子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拼搏。孩子本身面对的压力就不小,不要太在意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回家后尽可能和孩子谈论轻松和感兴趣的话题,帮孩子减压。
4.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一定要参加,如果没有学校推荐的话,可以采取自荐的方式。如能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一下子就多了20~30分,这对于后期报志愿有非常大的空间。因为接近高考的阶段,大部分孩子很难能够提高30分,如果有加分,孩子和家长都很踏实,冲击目标学校更有信心。
5.家长该做的功课报志愿
我在孩子高二时,就开始关注报志愿的事,经常浏览晨雾、晓风残月、羊儿爸、琢玉匠人,春来茶馆等人的博客,受益匪浅。总结心得如下:
1)可以买些报志愿的书籍,了解报志愿的一些专业名词,如专业优先、专业级差、大平行、小平行等概念。
2) 了解大学优势专业及排名情况以及过去3年的录取情况,如分数线、招生计划等。
3) 了解大学各专业学习内容。推荐洪傲的书,写的很详细。
4) 准备两套备选学校的方案。
5) 专业的选定,一定要和孩子商量,最好要孩子来选定专业。让孩子了解专业课程内容,最好能够结合孩子的特质和兴趣选专业。
6)根据孩子一模和二模的成绩和大学录取线来划定学校范围,并且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7) 报志愿之前,一定要与班主任老师、主要任课老师沟通。因为老师是最了解孩子的状态,如孩子是发挥型的,志愿可以报的高一些,有些孩子,心理负担比较重的,可以相对保守一些。
8) 二志愿学校的选择的重要性不必多说,选择二志愿学校,除了要关注大厚本往年招收二志愿的学校外,还要关注一些上一年在一本线上或仅高几分录取的学校。如重庆大学往年是不招二志愿的,但发现往年录取分数很接近一本线。今年我给孩子报的二志愿是重庆大学,结果该学校今年的录取结果是网上征集志愿。
9) 根据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的情况(包括其他城区的模考成绩),最终确定学校。同时也要考虑各个城区预填报志愿的结果,避开热门学校。
10)最好与选定志愿学校的招办老师取得联系,将专业志愿填报的顺序和老师沟通,确认志愿顺序是否合理。
11)可考虑外地985 、211院校,今年北京的院校录取分数普遍上涨10分左右,而外地院校的录取分数相对稳定,很多外地的高校无论是名气、教学质量都是不错的。
就写到这里,希望对届考生家长有所帮助。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
Copyright © 2022-2023 www.ax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264号.
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