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伴式教育,赏识教育、军事化管理,贫困山区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心理辅导,国学、才艺开发,理想与职业规划教育。
12-18岁青少年,.身体健康(无遗传病,传染病等)智力正常,无犯罪记录,无吸食毒品记录。
封闭式管理,军事化管理,小班制教学与大课形式结合。
业余时间为学员提供琴棋书画、国学、手工艺课程的学习,中小学文化课辅导
理论与实践结合,贫困山区生活的深入体验,因材施教、感化、转化教育,关爱与强化训练相结合。
1、行为习惯训练:磨练孩子意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准则。
2、心态健康教育:包括情绪情感、心理疏导、沟通交流等青少年自我成长课程。
3、文化教育教学:学科教学及补习,中华传统道德、传统文化教育。
4、道德法制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等。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不定期进行跟进回访教育。亲子教育活动。学习期满的学生。成绩基础好的学生,可报考普通高中或是重点高中。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通过推荐到普通职高学校,获得大学文凭,学得一技之长。对于初中阶段有音、体、美特长的学生,就读音、体、美特色专业的学校。
首先,父母必须通过具体的例子弄清楚他们让孩子启动开关的所有可能性。“开关”是指青少年所使用的话或行动,如“你并不爱我”,目的是为了使父母失去情感控制,从而变得愤怒、灰心或反击。咨询师必须在青少年不在场的时侯先会见父母,理由是青少年对这个领域已经非常娴熟,因此如果他在场的话就会想方设法地破坏这个步骤。
为了搞清楚父母的弱点,咨询师可分别向父亲和母亲问以下问题:
“如果在你的全身安装几个只要你的孩子一摁就会让你失去情感控制的红色开关,该如何命名这些开关呢?”
为了把这一点搞得更加清楚一些,可以向父母举一个远足钓鱼的比喻,在钓鱼时孩子往水里抛了一根线,并说了或做了些什么事来钓住父母并把他们缠住。父母用几分钟时间各自写下所有的开关(“我恨你”,“你从来不让我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等),然后把写下来的读给咨询师和另一方(如果在场的话)听。
父母通常会惊讶地发现那些使他们感到愤怒、反击、罪恶感、伤心或被操纵的开关的类型,他们总会在这个过程中笑起来,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以这样的方式来思考冲突。这一认知方面的改变在父母身上创造了弹性,并增强了他们改变应对和冲突方式的能力。接下来,小编向家长们提供10种常见的青少年启动父母开关的策略,并与父母就这“10大策略”展开讨论:
1.“你从来不让我做事。”这句话是希望父母能指出他们想让青少年做事的具体时间,这可以把父母从当时的真正问题上引开,从而使自己在讨论中占据上风。
2.“你并不爱我。”这句话目的在于导入负疚感,使父母质疑他们的自身价值。遗憾的是,许多父母都会上钩,而不是反问孩子他为爱做了什么。父母通常不得不吞服吃起来很苦但对健康必需的药。
3.“我恨你”或“你是个骗子/坏蛋/坏妈妈。”这些话意味着通过人身攻击让父母发脾气,这可以麻痹父母的思考,从而限制他们有效地执行惩罚措施的能力。
4.“你不是我的亲妈妈/亲爸爸,我不想再听你说话。”这样的话真的会使继父继母感到无能为力,而且对不是亲生的父母来说很难做什么,这也是一种让父母感到慌乱和怨愤的策略,目的是使父母不再关注真正的问题。
5.一个令人讨厌的眼神,不文雅的举止,或者嘀咕不停的声音。身体语言、手势和声音的语调是青少年经常用来挑拨父母情绪的最有力手段。遗憾的是,假如父母以失去情绪控制的方式来回应这些“鱼钩”,就会给青少年以强大的权力,因为他们现在知道如何把握父母的内心。
6.找到父母最大的弱点,并加以攻击。青少年在寻找父母的最大弱点方面有着神奇的能力,并会针对父母的弱点领域施加压力。例如,有些青少年故意把房间弄得一团糟,因为母亲非常强调整洁,但这一行为不是人身攻击,而只是一种让父母失去平衡的聪明方法。
7.“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我自己/我要杀了其他人。”这些话是为了使父母感到恐惧从而放弃,不再向孩子施加压力,青少年常常在无计可施时最后一遭使用*威胁。
8.“我就是要说谎,说谎,说谎。”父母不喜欢撒谎,因此当青少年说谎或威胁要说谎时他们通常会很快情绪失控。青少年知道说谎很容易激怒父母,因此他们依靠说谎来不断取得胜利。
9.“我恨学校。”大多数父母非常重视教育,因此这句话意味着青少年试图抛弃他的未来。青少年通常不会考虑明天以后的日子,所以他们不会把不上学看成是影响未来的问题,但他们明白教育对父母的重要性,并把这一认识当作他们对付父母的优势。
10.“我将离家出走。”这句话会迫使父母放弃行使他们的权力,因为他们担心假如孩子真的离家出走睡在大街上将会发生什么事情。青少年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并用这句话作为有效的手段以使父母无法采取行动或执行规则和奖惩措施。
在回顾并讨论了这10个方面以后,咨询师可以问父母是否还有其他的“开关”,父母也可以自己问问自己。大多数父母都会加上几个,并第一次认识到原来他们的孩子能如此娴熟地启动他们的开关。
为什么他们容易成为问题青少年?
拯救问题青少年为何要以家庭为本?
改变父母与孩子冲突的时间和过程三大策略
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孩子出现困惑,烦恼,躁动产生心理问题
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依赖性强,百依百顺, 没有原则,缺乏*能力。家庭生活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
学校和教师追求升学率,学生的情感苦恼不能及时诉说,出现心理障碍。存在着学科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复杂的社会生活,使孩子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孩子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等。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
Copyright © 2022-2023 www.ax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264号.
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