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立教育
不忘初心,坚守价值,以引导生命、影响生命
专注小学、初中、高中1对1在线教学的个性化教育平台
分享
不忘初心,坚守价值,以引导生命、影响生命
专注小学、初中、高中1对1在线教学的个性化教育平台
教育部高考*,大力发展语文素质语文地位举足轻重
英语可多次参考,数学增加阅读量语文提升难度大
孩子们现在普遍语文弱阅读和作文成为孩子较薄弱环节
因考试临近造成的压力等诸多因素导致的考前不良心态不仅部分考生有,部分家长也有。因此,昨日记者记录下王克强先生讲的部分内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A考生不良心态表现及对策
◎不良心态一
成绩好的学生设想不好的考试结果,生怕考砸了
对策:要知道成绩是考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结果的好坏与过程的努力成正比。以自己的实力消除焦虑,想想某次“模考”成功的感觉,增加自信心。
◎不良心态二
成绩差的学生无忧无虑,甚至放弃
对策:想想中考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不要留下缺憾。虽然基础不是很好,但只要认真努力过就行。不要“唯高考论”,认为考不上好学校就完了,人生还有 很多路要走,通向成功有很多条路。
◎不良心态三
有一点进步高兴不起来,有一点失败却诚惶诚恐
对策:多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我能行,我一定能行。只要尽心尽力,结局如何都不后悔。
◎不良心态四
寝食不安,情绪躁,脾气见长
对策:重大事件面前,难免会出现情绪上的躁动,此时,考生应及时以合理、安全而有效的方式进行宣泄。遇到不顺心时,一定要克制自己,不惹是生非,不与 周围人发生矛盾,因为那样只会自讨烦恼。另外,应进行适当的休闲娱乐性运动,以帮助自己调整气息和情绪。
◎不良心态五
临近考试产生“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会”的错觉
对策:这属于急躁心理引发的紧张性思维抑制,感觉自己难以突破,也是通常所说的进入了备考复习的“高原期”。此时应把心态放平和,告诉自己:我的实力 还在,很快就会更进一步。
◎不良心态六
盼望早点考试:快点结束“磨难”
对策:这部分学生不惧怕考试,相反还盼望考试,在这样的状态下容易使自己无所适从。应努力将提早来临的考试亢奋状态迁移到综合题的复习上来,找找感 觉。将担心或侥幸心理调整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状态;将“单纯升学考试”的狭隘观念,转变为“难得的一次人生重大经历”上来。要知道,临阵磨枪,不快 也光。B家长不良心态表现及对策◎不良心态一
“读”不懂孩子,干着急有劲使不上
对策:细心和耐心地观察分析,把握孩子的“痛点”和“兴奋点”,避免提及痛点,扩大兴奋点。要及时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向孩子征求任务,主要是帮助其料 理好生活起居。经常与班主任沟通,做到互相配合,同时可以向有经验的“老家长”们讨教。家长要明确考前和中考期间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不良心态二
异常的关心,无微不至的关怀
对策:顺其自然,尽可能保持常态,不要对孩子过分关心。宜“暗帮”,不宜“明助”。切忌唠唠叨叨,没话找话说,切忌传播恐怖、不良暗示性内容等信息。
◎不良心态三
言不由衷地安抚
对策:保持一贯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不良心态四
或极力忍让,或激烈对抗
对策:甘当出气筒,但同时忍让要有度。
◎不良心态五
不懂装懂;指点复习,乱点鸳鸯谱
对策:孩子对家长所谓的复习方法、技巧不信任,家长的“指点”只能是多此一举,索性不要插手。不宜盲目在课外乱补课,尊重学校计划,尊重孩子自主权。
紧贴学习进度,以周为单位,进行查漏补缺,在熟悉基础的同时,进行随堂测试!
入学测评,分班入读,浓缩知识点,重难点精解,攻克科目短板。助你考入目标名校。
针对性强,信息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彻底,以专业的学识回馈学员!为学生量身打造课堂。
十二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真的甘心?老师帮你细致分析,带你突出重围!
今年芜湖市中招录取,考生的学业等级与录取挂钩,那么考生的学业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昨天,市教育考试中心公布了市区中考各科目等级(学业等级)划分的标准。
A等———语文117分以上(含117分,下同);数学116分以上;外语135分以上;政史134分以上;理化133分以上。
B等———语文116分-103分(含103分,下同);数学115分-82分;外语134分-104分;政史133分-116分;理化132分-97分。
C等———语文102分-82分(含82分,下同);数学81分-32分;外语103分-50分;政史115分-80分;理化96分-50分。
D等———语文81分-32分(含32分,下同);数学31分-8分;外语49分-27分;政史79分-26分;理化49分-17分。
E等———语文32分以下;数学8分以下;外语27分以下;政史26分以下;理化17分以下。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
Copyright © 2022-2023 www.ax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264号.
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