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汇总 > 北京朝阳区高考预科班本地排名

分享

北京朝阳区高考预科班本地排名

时间:2024-06-25 15:13:28
导语概要

京翰教育,专注高中辅导10余年,紧随高中变化,抓准教学方向,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学科内部每周教研,旨在巩固教研成果,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并总结分析,让学生第一时间掌握并运用好所学的知识...

高考冲刺辅导班

高考冲刺培训,211大学就在眼前 机构特色

With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 01
    摸底测评

    全学科摸底测评,课程顾问1对1定制学习规划,帮助孩子短时有效的效学习、往多个方面发展

  • 摸底测评
  • 02
    小班教学

    精品小班化教学,依据孩子成绩水平、性格特征定制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密切关注孩子学习

  • 小班教学
  • 03
    贴心服务

    课后全科陪读答疑,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问题,让每位学生功课质量,提供贴心的VIP学习服务

  • 贴心服务

在高考前夕,从考生到学校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种种现象。比如考生家长“求神拜佛”,学生临考前“撕书”发泄,还有学校将录取率作为政绩,或是其他高校提前“掐尖”,而在社会上,“高考房”“高考餐”也供不应求,高考后的“谢师宴”也被商家拿来做了很多年的文章。这些现象,年年有,岁岁新,不得不说,经常提到的“高考焦虑症”和这些有必然关联。

高考辅导机构

特色化教学服务,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


  • 摸底测评 摸底测评 icon

    全学科摸底测评,课程顾问1对1定制学习规划,帮助孩子有效学习、让孩子的到多方面的发展

  • 小班教学 小班教学 icon

    精品小班化教学,依据孩子成绩水平、性格特征定制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密切关注孩子学习

  • 成长提升 成长提升 icon

    建立学习档案,陪伴孩子多方面成长提升,定期开展家长会,成为孩子信任的生活、学习伙伴

  • 答疑解惑 答疑解惑 icon

    课后全科陪读答疑,任课老师指导学习问题,保障学生功课质量,提供贴心、完善VIP学习服务

高考临近 家长这样做高考生的“合格”助手-高考经验分享

  很多人说,高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事实上,在这场关系考生未来的“战役”中,考验的不仅仅是考生的实力,也牵动着家长们的神经。在考生备考阶段,家长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么,高考临近,家长们应该如何调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考生助手呢?

  不要过度阻止考生做“无用的事”

  临近高考,南宁三中专职心理教师董杨不时接到高三考生家长来电,咨询一些困扰的问题。其中,有家长遇到的问题较为典型:最后冲刺阶段,孩子还时不时玩手机,要不要和孩子“摊牌”,甚至下禁令?

  “这位家长打电话来,迫切地希望知道孩子每天的一举一动,非常担心孩子用很多时间做与高考无关的事情。”董杨说,高三以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更上心。适度的关心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支持,但过度的关注则会干扰到孩子的学习和心态。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在最后复习阶段还玩手机,甚至会感到愤怒。其实,家长可以跳出高考冲刺阶段这个时间背景,看看孩子玩手机是否超出了正常范围,比如孩子什么时候玩手机,大概玩多久等情况。

  事实上,当这位家长冷静下来观察发现,孩子只是周六、日复习后感到疲倦,玩一会儿手机,晚上十一时也上床睡觉了。董杨说,高考期间,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只做“有用的事”,诸如积极备考、认真复习、高效做题,而别去做与高考无关的“无用的事”。但往往孩子做“无用的事”时,可能是高强度复习后的放松,这对于考生的身心状态调整是有帮助的。家长不要急于去指点孩子这时候应该做什么,而应当相信孩子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了解自身的责任,做到尊重孩子。

  不要把焦虑情绪传染给考生

  高三考生家长还容易出现另一种行为:唠叨。衣食作息每天都能反复说上好几遍。在唠叨过程中,还常常将高考和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连接在一起,不断表达自己的担忧。有的家长在唠叨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指责的行为,指责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

  董杨说,这些实际都是家长焦虑情绪的表现。这些看似关心的唠叨,可能会把家长的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董杨表示,家长在关心孩子的时候,应当掌握“少即是多”的原则,关心要适度。家长照顾孩子生活,应保持平常心,按日常安排活动,把情绪调整好,不要传染给孩子。有时候甚至要离孩子“远”一点,为孩子营造一个放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应多换位思考,注意小技巧。若家长和孩子沟通一直不是很顺畅,那么在高考复习期间,面对面沟通可能容易引发不快,这时候家长可以用行动表达关心,如写一张小纸条用简单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问候,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协助即可。

  小贴士

  考前家长“五不要”:


  1.不要给孩子制定每门考试分数指标,也不要经常问孩子成绩,否则容易给孩子加压;

  2.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3.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考前,家长不要和孩子谈志愿的事,更不要想代替孩子填志愿,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

  4.不要在送孩子去考场的路上反复叮嘱;

  5.不要专门请假在家照顾孩子。

高考补习班

Copyright © 2022-2023 www.ax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264号.

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预约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