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有关调查报告表明,中学生青春期主要常见的心理问题为:喜怒无常、易怒、易气、意志力薄弱、考试焦虑症、注意力涣散、学习成绩下降且不稳定、自我心理承受力过低、沉迷网络,除此之外,一些学生还会出现行为不正常、思想偏激以及过早涉及感情问题等现象的表现,并在具体行为上出现喝酒、吸烟、骂人、打架、逃学、厌学、说谎、早恋等错误的行为...
自信心提升
挫折承受力提升
活力提升
情商提升
在青春期这个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一个特殊时期里,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常常令父母措手不及。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特征,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有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比如说求助专业的学校或者心理老师。
沉迷电子产品
学习不主动,成绩不理想
叛逆不听话,跟家长不沟通
人际交往能力差
何谓“早恋”?在提法上颇有争议。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社会规范来说,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生活尚未*。恋爱的目的是两性结合成婚,这需要经济上*,生活上自立而且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中学生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二是谈恋爱的年龄与法定最低婚?(男22岁,女20岁)相差甚远。恋爱是结婚的准备,如果恋爱的年龄与结婚的年龄相差太远,那就有悖常情了。
初恋的高峰年龄段在13—16岁,平均年龄为14.20岁。早恋的学生一部分是学习成绩优秀的班干部,因工作需要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异性,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和追求;另一部分是学习成绩较差及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学习不好心理压力大,容易移情于两性交往;家庭不健全的缺乏父爱或母爱,感情饥渴,易寻求同龄人的关怀。
试析起来,中学生早恋有以下特点:一是朦胧性,对两性间的爱慕似懂非懂,不知何为爱。二是单纯性,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很愉快,缺乏成年人谈恋爱对家庭、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理智考虑。三是差异性,表现为女生有早恋的较早、较多,可能与女生发育较早有关。四是不稳定性,两个人随着各方面的不断成熟,理想、志趣、性格等方面的变化可能引起爱情的变化;恋爱越早,离结婚之日越长,就越易夜长梦多。五是冲动性,缺乏理智,往往遇事突发奇想,莽撞行事。
青少年早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1、 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个异性,默默思念,这一阶段可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
2、有所行动。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 赠小礼物等 ,表示对某一异性的好感。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
3、频繁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4、发生性关系。虽属少数,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尤其在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中。因认为自己即将走上社会,已经成人,发生婚前性行为也比普通中学相对多一些。
早恋虽然的的确确存在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学校对早恋的界定却似乎带有扩大化的趋势,青春期健康的异性交往往往被扣上早恋的帽子。其实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珍惜和重视的,我们应当极力避免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种种误解!
个性化1对1专属定制成长方案
深度解析青春期八大危机
总部大咖导师参与教学全过程
三大核心突破应对当下困局
精准培优清晰孩子成长方向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
Copyright © 2022-2023 www.ax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264号.
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