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也正是和特殊儿童的能力缺陷一一对应的:语言障碍,情绪管理能力弱,刻板行为和社交障碍等等,孩子在幼儿园出现的这些行为问题,在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可以说是“应该”或者说是肯定会出现的,即便幼儿园老师前期没有给家长真实的反馈,家长也应该对孩子的表现心里有数。

促进儿童感知觉能力协调发展,提升动作计划能 力,掌握运动游戏技能,及人的兴趣和亲密感。让儿童在早期表达阶段,学会动态 表达“字”“词”。
社交情感游戏:增强儿童与同伴双向沟通能力,提高儿童与人的共 同关注能力,协助儿童打开更多沟通圈以及连结情绪和现有能力。
增强儿童在集体环境中的人际互动及小组合作能力 , 提高儿童集体常规意识,培养儿童社会生活技能,提高儿童在集体 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小学了,孩子b、p不分,连23和32都能读反,罚抄百遍还没有改观;考试的时候,看着题目就愣是漏掉不做……这些问题常被家长们认为是“粗心大意”,殊不知,孩子十有八九是被冤枉的,他们不是粗心而是感觉统合失调。记者从一家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俱乐部了解到,暑假期间,二三十个孩子前去训练感统能力。
成绩不好,孩子其实也委屈
平平是这家训练中心的小学员,他妈妈送他来的时候,说了孩子一种奇怪的表现:“平时考试老是考二三十分,打一次,分数就上升到98分;歇一天不打,第二天就考80分;再歇一天不打,他就只考六七十分。”
治疗室里,记者看到一个老师正使劲旋转一个“陀螺盆”,盆里的孩子随着旋转似乎怡然自得,一点也不觉得眩晕。老师说,为了治疗这孩子,3个老师轮番上阵旋转陀螺盆,“累都累死了,却还没用。那孩子说:‘老师你转吧,300个老师也转不晕我!’”
苗苗考试时总是漏掉几道题目不做。按道理,做题目是一道道往下做,空白的地方不可能注意不到,但他就是看不到。他的老师、父母认为他粗心大意,其实不然,他是“视觉感不良”,看东西不像正常孩子自上而下逐一看去,而是一行跳一行地看。为了考试漏题的事,苗苗没少挨骂,妈妈老说他不认真,苗苗很委屈:“考试怎么会不认真呢?”
俱乐部的训导师陈岚解释,要打才考得好的孩子和转不晕的孩子都属于前庭觉不好,漏题的则是视觉统合的问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不好,很多家长是等孩子上小学后才发现的,都说孩子上幼儿园时蛮灵的,怎么上学了一考试就不行。比如一些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就是集中不了。”
剖腹产给孩子发育留下隐患
陈岚做过统计,到他们这个俱乐部来训练的孩子当中,有60%—70%的孩子是剖腹产的。“这里七八岁的孩子比较多,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医院不限制剖腹产,很多妈妈就选择了剖腹产,给孩子的发育留下隐患。”
陈岚说,她训练的孩子中,有的老动不停,站着的时候一会儿捏捏耳朵,一会儿摸摸手;还有的正忙自己的事情,外面掉片树叶他都知道。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前庭觉是很重要的感觉系统,“剖腹产的孩子因为没有跟产道摩擦,所以有的触觉发育不好,关节的伸展也受影响”。此外,孩子小时候的感觉训练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统合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城市长大,该爬的时候,家长说脏,不让孩子爬,早早就把孩子往学步车里放;怕感冒,不让孩子玩水;怕脏,不让孩子玩沙子;孩子学吃饭的时候,怕撒了,都是大人喂……“孩子爬行时候的视觉和直立的肯定不一样,不会爬的孩子现在在我们这里趴着玩滑板,补这一课;小时候不会自己拿勺子吃饭的孩子,大了用笔和手腕的运动还是不行。”陈岚介绍,她曾对俱乐部的孩子进行过翻腕的测试,很多孩子就是不会,都是用手臂来带动手腕的,动作生硬。
早期教育不要忽略运动能力
邹女士胖嘟嘟的女儿才满两岁,她就张罗着教女儿认字了。她说,女儿的语言发展挺快的,就是不爱动,动作不太灵活,给她一个玩具她也就摸摸,没有特别的兴趣。“家里6个大人带一个孩子,还是觉得累。我们就希望她老老实实的,我们花了很多工夫来教她学东西。看到邻居家比她小的孩子拿到玩具就会玩,还要拆来研究,我就担心是不是我的孩子哪方面出了问题,会不会以后动作迟缓、不协调。”俱乐部里的一个孩子贝贝也是从小不爱动,缺乏运动,现在动作很慢。邹女士看了就很为自己的女儿担心。“我从事感统训练这么些年,感觉里面有个早期教育从哪方面抓起的问题。现在家长都关注孩子的文化教育,忽略运动能力和运动企划能力,不是有句话叫会玩的孩子才会学吗?”陈岚说。
对此,一位小学校长也深感无奈。她说:“现在的孩子缺少玩伴,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太高,幼儿园和学校都怕孩子安全出问题,我们在学校里和小区里很少看到孩子们开心地跳皮筋、把沙子装到小布袋里丢沙包……这些传统的游戏,本身就是对孩子很好的感觉统合的训练。”
GIS1课程
1.感觉统合知识、2.儿童情绪表现、3.儿童小肌肉发展、 4.儿童大运动发展
GIS2课程
1.社交情感阶段、2.社交沟通发展、3.儿童游戏发展、4.自理能力发展
GIS3课程
1.语言发展阶、2.社会适应发展、3.言语听觉科学、4.儿童的语言组织
课程教具
CASA操作教具、专注能力训练教具教材、3D多媒体设备、情境仿真教具

自闭症康复训练课程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自闭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1、缺乏与他人交流或交流技巧;2、语言交流障碍;3、重复刻板行为;4、智力异常5、感觉异常、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图像特别喜好或恐惧;6、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异常行为;7、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8、语言障碍十分突出;9、兴趣狭窄,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10、大多数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自闭症至今病因未明。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首例报道以来,截止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自闭症谱系障碍患病率比2016年发布的数据增加15%,从每68名68儿童中有1名增加到每59名儿童有1名。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筛查出很多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一种是导致自闭症发生的直接因素。目前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突变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do novo mutation)可能是自闭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研究显示。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自闭症的风险。
Gtalk 课程
将言语听觉科学,口部运动治疗学有系统有层次地结合在一起,让言语康复师**40分钟1对1发音训练+10分钟口肌互动游戏的课程模式对孩子进行一对一个别化训练,帮助孩子改善口部感觉和运动失调问题,解决语音语调障碍,使孩子口齿清晰,言语能力得到提高,让孩子能够达到基本标准发音、仿说、读儿歌短句。
Gknow 课程
在认知神经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对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谱系等存在认知发展障碍,需要进行高频强化的2-6周岁儿童进行启智认知,**100余种教具的互动, 从易到难,培养孩子们逻辑思考能力、创造力, 语言能力、记忆力及社交能力。
GIS 课程
在应用行为分析学的基础上,利用情景化多维课堂模式,创设促进孩子发展的多彩环境,促进孩子认知、语言、艺术、社会性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激发孩子对于沟通和交往的兴趣,享受社交的乐趣,并提高情绪表达和自控能力。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
Copyright © 2022-2023 www.ax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264号.
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