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汇总 > 成都宝宝两岁还不会说话

分享

成都宝宝两岁还不会说话

时间:2024-06-26 18:32:40
导语概要

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以通过让孩子复述故事从而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家长先将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再让孩子试着复述故事。孩子一开始可能觉得复述故事很难,所以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短、情节简单且孩子喜欢的故事讲给他听。孩子在复述时遇到困难时,家长要鼓励孩子继续复述。比如告诉孩子记住这个故事,隔天要讲给别人听,夸赞孩子故事讲得好,以此来激励孩子复述故事。

康语

小朋友不说话,发育迟缓,感觉失调障碍怎么办?

课程名称:感觉统合课

教学对象

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障碍,大、小肌肉发展不足,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效果

①改善儿童的注意力,学习力

②改善儿童感统失调问题

③促进儿童大、小肌肉能力发展

④提升儿童气息,促进言语发展

课程教具

63种专业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教具

课程模式

30分钟一对一

课程内容

通过63种感统训练器具改善儿童5大感觉失调问题,提升儿童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身体协调、手眼协调等

身体动作技能等促进孩子身体及大脑神经全面发展

“感统训练营”传来的新闻



  大家为静静的进步鼓掌,静静开心地笑了。

  一年前,她不愿说话,走不稳路,反应迟缓,父母曾带着她到上海、北京等地求医问药,被医生诊断为“轻度自闭症”。一年后,孩子会跑、会笑,不再自闭,走出孤独,母亲为此流下感动的泪水。

  春节前夕,市青少年宫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学员年终汇报表演,颁奖典礼上,10岁的静静荣获“优秀学员”称号。上台领奖那一刻,静静面带微笑,快步走向奖台,大方地接过荣誉证书,还向台下的妈妈挥了挥手……

  许多家长或许都感受过这样的时刻,可就是这些简单的动作,却让台下的静静母亲喜极而泣。因为,一年前,静静还是一个不愿说话,连路也走不稳的“轻度自闭症”患者。

  一位特殊母亲的求助信

  1月30日,团市委书记张政收到一位署名“一位努力而又需要帮助的母亲”的来信,信中讲述了她10岁的女儿患有自闭症,开始连走路都不会,自己和丈夫千辛万苦到处求医治病,为了女儿,她已放弃了工作。去年4月,孩子在青少年宫接受了感统训练,有了很大的改变,让他们重新找到了希望和信心。

  因为多年治病,家里经济拮据,继续治疗的费用还无着落。但这位母亲在信中说:“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直到女儿和正常的孩子一样。”

  收到信的第二天,团市委书记张政、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和市青少年宫负责人一起,前往衢江区莲花镇缸窑头东坑坞村看望静静一家,并送去了2000元慰问金。

  刚下车,静静就开心地向我们跑过来。据孩子的妈妈介绍,静静到青少年宫接受感统训练后,最大的变化就是爱笑了。此外,能自己穿衣,走路也正常了;学习上,也能较熟练地背诵、读书、写字。

  了解到静静的家庭情况和训练成果,张政鼓励静静能坚持训练,巩固成果,尽早恢复健康。市青少年宫也表示将给静静减免部分学费。

  缺少活动造成“感觉统合失调”

  说起对孩子的教育,静静的父母悔恨交加。由于平时工作很忙,静静出生后,夫妻俩都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他们以为只要小孩子有人照顾,不哭不闹就行了,于是就请了一个保姆在家照看。保姆采取的是“睡觉策略”,喂饱了就哄孩子睡觉。“正是缺少活动,静静出现了‘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市青少年宫老师阮静波多年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她介绍,年轻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小学生的手眼协调、良好的运动技能是基于婴儿期的抓、爬、

  拖、拿、转等一些活动,而阅读、写作的技能与早期的转圈、平衡、翻筋斗有关。

  可惜的是,年轻的父母不懂这些,直到孩子3岁了,静静的父母才注意到孩子学说话、走路都比其他孩子晚,上幼儿园后,这种差距更大了。上小学后,孩子明显变得很孤僻,不愿意说话,不愿和其他孩子交往。

  阮老师说,像静静这种情况,专业上被称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这意味着孩子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能力,因此就会出现诸如自闭、多动、不会穿衣服、迷失方向等情况。静静刚到青少年宫时,就表现为不愿与人交往,协调性差,学习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且有自闭倾向。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导致儿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教育方式的失误。”阮老师说,一个孩子一出生就具有原始的反射行为,他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必须通过视、听、尝、嗅、触这5个途径。孩子是通过他所看、所听、所尝、所闻和所触来学习,从而使大脑的各路神经打通,使脑的功能运转起来。因此,静静当初严重的自闭症状和行为能力差,都是由于在她身体生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方式和行为训练方式。

  七岁前是训练孩子的黄金时代

  在我们身边,和静静一样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有不少。据市青少年宫主任王建国介绍,青少年宫“感统训练营”自去年3月开设以来,已有100余名儿童接受了训练。从第一期的10余个孩子到第三期的50多个,感统训练正逐渐被许多家长接受。

  王建国说,很多城市单亲家庭孩子和农村留守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闭症状。比如不喜欢被人触摸、不喜欢玩秋千、特别怕黑、动作笨拙、不会自己穿衣服、好动等,这些都是“感觉统合失调”。而感统训练,就是针对这类儿童开展的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在北京等大城市,很早就开设了相关的训练班和培训课程。

  据专家介绍,七岁前是感觉运动发展的最佳年龄,行为能力、行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和智力,以及个性的形成,大都在这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提高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

  对于问题孩子,他们最需要的还是父母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爱孩子,就是让他健康成长,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方法得当,许多孩子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徐桂丽/文

科学的空间结构化设计;舒适美观和安全实用的小贴心

  • 东方启音儿童自闭症语言康复

    儿童游玩区

    我们不仅仅满足普通机构常规意义上的上学,教学,放学,回家。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社交泛化是步入融合教育的前提。

  • 东方启音儿童自闭症语言康复

    教具消毒区

    安全问题永远是康语对孩子的第一保护防线。每天晚上,特教老师们会将需要消毒的教具放入消毒间,每天早上,特教老师们会在开始一天的教学前从消毒间拿出教具。

  • 东方启音儿童自闭症语言康复

    家长阅读区

    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书吧式的氛围赋予了家长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家长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陪读时间翻阅图书角的书籍,为自己加油充电

  • 东方启音儿童自闭症语言康复

    公共卫生区

    在厕所,随处可见的红蓝标识,让孩子学会区分色彩。同时,*增加的亲子卫生间,更多的考虑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孩子的贴心关怀。 同样的,师生分离的卫生间安排设置也给予特教老师和家长们最大的方便。

  • 东方启音儿童自闭症语言康复

    灯光运用

    对于言语障碍的孩子来说,冷色调有利于孩子的脑皮质活动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在教室的设计上主要以4000K色温的灯光为主

  • 东方启音儿童自闭症语言康复

    色彩运用

    空间的舒适靠的是色彩的和谐性,考虑到校区的主要使用者是孩子,我们直接在主色调康语夜莺蓝—浅湖蓝色的基础上增加了浅粉色,降低整体色彩的纯度,从而使空间更加柔和,更加舒馨。


康语

康语教育 品牌服务


针对2-7周岁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谱系儿童,康语形成了以课程、产品、服务为形态的优质特教资源聚合平台。

服务科研机构

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创造并有机转化自有教学资源库。利用资源优势与国内外专家开展特殊教育相关学术研讨和基础性研发,推动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服务终端顾客

特教课程
特教产品
发育测评

Copyright © 2022-2023 www.ax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豫ICP备2022021264号.

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预约试听